参与•交融——2016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
11月30日至12月1日,“参与·交融——2016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”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。
会议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及美国博物馆联盟(AAM)共同举办,首次聚集中美两国博物馆公共教育界的领袖人物与国内诸多博物馆、美术馆相关负责人。嘉宾们以主题发言和学术对话两种方式,就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展开交流。
14位美国博物馆教育界专家发表专题演讲
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黄琛、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、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等12位中国博物馆教育界专家发表专题演讲
弘博网总编康文伟介绍弘博网对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观察和思考
研讨会上,中美两国嘉宾分别介绍了各馆教育项目的开展情况,并分享关于博物馆教育的理念。其中关于美国博物馆教育近年发展状况,以及教育理念方面的内容,尤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思考。
美国博物馆教育近年发展状况
过去25年美国博物馆教育工作发生很大转变,教育已经变成博物馆内所有部门的工作,而不只限于教育部门。简言之,博物馆教育更加关注外界(outward focus),注重观众的感受与参与,而不仅仅是知识介绍。
现在的博物馆学习不仅是对藏品内容的学习,而是转变为对情感、审美、社交的学习。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角色从信息的传递者(transmitters)变成观众获取知识的辅助者(facilities)。
如今的观众研究重点已经不是统计观众年龄、住址、经济状况等指标,而是关注观众的心理,例如观众来博物馆的动机是什么,博物馆经验对观众造成了什么影响。
美国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博物馆公众体验发展与收藏中心主任Kelly McKinley发言
在美国,整个非营利行业已经改变对于“成功”的定义方式,也改变了对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定义方式 。 一个教育项目成功与否,并不在于举办了多少场、有多少人参加,而是它给观众带来了什么可以辨识的不同,在人们生命中起到什么作用。
博物馆在努力提高自己与人们生活的相关性(relevance)和可及性(accessibility)。教育人员在努力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特殊需求。同时,博物馆也不断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利用自己机构的资源,跟更广泛的机构合作。
例如,许多博物馆和医疗保健机构合作,为医生提供培训,将博物馆作为一个疗愈的空间。例如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项目,或是公众瑜伽课。
另外,博物馆也更多地走出墙外,开展更多社会实践项目,为艺术表现、社区活动提供平台,扩大社区参与。
博物馆还越来越多地举办晚间或闭馆后的活动,成为家庭和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。博物馆可以提供餐饮及活动,让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,共度愉快的时光。
总之,过去25年,美国博物馆展览的叙述方式和形式可能改变不多,但公共教育的定义、形式和范围却是大大改变了。博物馆变得更加外向,更主动与观众发生联系,努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。
博物馆如何增加可及性?
研讨会上,关于博物馆如何扩大受众范围、增加可及性,服务更广泛的人群,是嘉宾们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。
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主任Sandra Jackson-Dumont提到,如何才能让博物馆不可抗拒?唯有变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行。博物馆要去关注那些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,即便是负面的、消极的事情。有时生活不是完美的,艺术也一样。博物馆并不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机构,博物馆要做的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,激起更多讨论,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到。聚焦当下公众关心的事情、关注社会的不平等,才能获得观众的信赖与关注。
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主任Sandra Jackson-Dumont发言
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教育副馆长Wendy Woon讲到,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,博物馆可以变得无孔不入(porous)。很多人没有来过MoMA,却通过网络了解MoMA,受到MoMA的影响。
MoMA近年开发了许多线上课程,受到观众欢迎。据统计,98%的观众是通过线上课程第一次了解MoMA。MoMA的理念是要扩大受众,触及更多的人,让全球最好的资源人人可及。不仅如此,MoMA还通过创建线上社区,让更多线上学习者保持联系。许多学习者互相分享学习感受,还相约看展,他们的关系可以维持到5年以上。这可以看成数字博物馆对实体博物馆的回馈。
MoMA在开发线上课程时同样也思考着保持与观众相关性的问题。博物馆希望能够让人们看到艺术创造的过程,让人们保持好奇心、培养批判性的思考能力、让年轻人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,真正去“使用”艺术。人们的生活有时是杂乱的,艺术教育有时也如此,看起来并非井井有条,但艺术可以将人们联系在一起,唤醒人们内心的精灵,鼓励他们去创造、去冒险、改变自己的生活。教育人员所做的可以看成是在培养每个人灵魂深处的精灵。
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教育副馆长Wendy Woon发言
丹佛艺术博物馆学习与参与部主任Melora McDermott-Lewis讲到,博物馆为增加观众参与度,会在展览中推出一些实验性的互动项目,明确要求参观者参与创造活动。而博物馆也会召集社区观众集体完成一件事情,例如一起为社区编织一个挂毯,大家可以通过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增进沟通。
丹佛艺术博物馆学习与参与部主任Melora McDermott-Lewis发言
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学习创新部主任Karleen Gardner表示,据统计,近年在美国进入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少,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、他人的思想,而这样我们的社会中会产生更多的偏见、更多的不平等。这些不理解与不平等将人们分隔,更不利于社会发展。
艺术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别人的思想,博物馆更是应该创造沟通的平台,引导观众走出自己、去理解他人,培养同理心(empathy)和全球理解力(global understanding),这样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。
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在尽全力引导人们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。例如在解读作品的时候,会引导观众思考,画中的人物相信什么、关心什么,有什么体验,而你需要怎样研究才能找到现在未知的东西,从而更好地理解画中的人物,了解艺术家的观点和视角。博物馆在传递全球视野的同时,其实是在为拓展观众、改善观众体验、增加人们幸福感做出贡献。
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学习创新部主任Karleen Gardner发言
虽然中美博物馆的管理体制有很大差异,但在博物馆教育方面存在许多共性。博物馆都在为服务更广泛的观众群体、促进人们生活的多元化与幸福感、推动不同群体的相互理解以及社会共融等方面做出努力。
期待博物馆教育人员在国际间的深度交流与思维碰撞下,能够获得更多适合各自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,探索更多样的教育内容与形式,为创造更贴合社会需求、更具创造力、更触及人心的观众体验做出改变。
摄影:宝文
编辑:April
相关链接:
国博黄琛系列访谈3:国博公共教育如何从“教育活动”向“教育课程”转变
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:谈二十一世纪亚洲艺术博物馆经营之路